查看原文
其他

尹恝/周宏伟/何彦等GUT突破:脑卒中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5

今天是第1731期日报。祝各位读者春节快乐,牛年大吉!

尹恝+周宏伟+何彦:脑卒中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双向互作

Gut[IF:19.819]

①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动态的肠道菌群失调和恢复,肠杆菌科的富集可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② 小鼠试验显示,脑缺血会迅速引起肠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自由基反应产生过量的硝酸盐,导致菌群失调、肠杆菌科扩张;③ 肠杆菌科的过度增殖,通过LPS-TLR4途径加重全身炎症,恶化脑梗死;④ 用氨基胍或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硝酸盐生成,或用钨酸盐抑制细菌的硝酸盐呼吸,均可抑制肠杆菌科细菌生长,减轻小鼠系统性炎症,减轻脑梗死。

Rapid gut dysbiosis induced by stroke exacerbates brain infarction in turn
02-09, doi: 10.1136/gutjnl-2020-323263

【主编评语】中风(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防治手段。中风的许多风险因素都与肠道菌群有关,然而,中风和肠道菌群之间的作用关系仍待深入研究。Gut最新发表了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尹恝、周宏伟和何彦与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中风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双向互作关系:缺血性脑卒中会迅速引发肠道菌群失调、肠杆菌科细菌过度生长,而这种菌群失调反过来会加重脑梗死。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为中风的临床预后预测和防治干预,提供了具有转化价值的新思路。(@mildbreeze)

纪立农+李俊桦等:Nature子刊揭秘成年人肠道微生态“变迁史”

Nature Aging[IF:N/A]

① 以北京平谷队列为基础,综合中国、以色列和荷兰超过5000名成年人的肠道微生态数据,发现成年人肠道菌群组成和变化具有普适的性别差异性;② 肠道微生态存在性别差异,绝经前女性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同龄段男性,女性肠道中富集了更多对宿主代谢有益的微生物;③ 随着宿主年龄的增加,肠道微生态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④ 不同人种、性别间,肠道菌群随宿主年龄的变化具有一致性,肠道中出现的口腔共生菌群可作为指示宿主年龄的最优指标。

Sex- and age-related trajectories of the adult human gut microbiota shared across populations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01-14, doi: 10.1038/s43587-020-00014-2

【主编评语】肠道共生微生物伴随人类一生,影响宿主并受宿主的代谢、饮食等多重因素影响。Nature Aging近期发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俊桦与研究团队的大人群数据研究,发现肠道共生菌群结构的宿主性别差异性、随宿主年龄的变化规律均具有跨人种的普适性,指出了宿主激素水平-肠道共生菌群-宿主代谢之间的重要关联。本研究开创性地探讨肠道共生微生态变化的普遍规律,对于揭示共生微生态-宿主互作、开发普适性的菌群干预手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周旸)

肥胖相关的自控缺陷,可能是肠道菌群出了问题

Gut[IF:19.819]

① 肠道菌群组成/功能和血液/粪便代谢组,都与人的抑制控制(IC)能力相关;② 鉴定出菌群和代谢组的一碳代谢、色氨酸和组氨酸通路与IC相关,但这些关联受肥胖状态的影响;③ 肠道菌群还与调控IC的大脑结构存在关联;④ 肥胖者的IC缺陷能通过粪菌移植在小鼠中复现部分相关表型,影响逆转学习(反映认知灵活性)和大脑转录组;⑤ 这些发现提示,调节肠道菌群或能改善肥胖相关的冲动行为(IC缺陷),对改善肥胖者的健康饮食依从性或有重要意义。

Obesity-associated deficits in inhibitory control are phenocopied to mice through gut microbiota changes in one-carbon and aromatic amino acids metabolic pathways
01-29, doi: 10.1136/gutjnl-2020-323371

【主编评语】抑制控制(IC)是指个体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本能的认知过程,能帮助个体达成长期目标,是对自身行为控制力的一种体现。肥胖者通常存在IC缺陷,因而难以抵挡美食的诱惑或者难以坚持锻炼,使得减肥变得困难重重。Gut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结合临床分析和小鼠试验,鉴定出肠道菌群和代谢组等与IC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提示调节肠道菌群或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IC缺陷。(@mildbreeze)

老年人的蛋白摄入指标与肌肉力量及身体机能相关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纳入1098名老年受试者(67-84岁),随访3年,基于9次24小时饮食回顾评估受试者的蛋白摄入情况;② 更多的蛋白摄入量与更高的伸膝力量及身体机能相关,并与女性的更少的身体机能衰退相关;③ 男性及女性的最佳蛋白摄入量分别为每餐30-35g及35-50g;④ 在男性中,每餐之间的蛋白摄入量分布越不均匀,身体机能越强,且握力衰退更少;⑤ 在女性中,更多的可提供蛋白的零食摄入与更高的握力及伸膝力量相关,并与更少的握力衰退相关。

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of protein intake parameters with muscle strength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men and women from the Quebec NuAge cohort
01-29, doi: 10.1093/ajcn/nqaa360

【主编评语】蛋白摄入量与老年人的肌肉功能相关。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000名老年人进行3年随访后发现,除了蛋白摄入量之外,其它蛋白摄入指标(每餐蛋白摄入量分布、提供蛋白的零食摄入量等)也与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伸膝力量、握力等)及身体机能相关。(@szx)

维生素B6摄入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身体机能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IF:6.766]

① 纳入1249名健康老年人(65-79岁),通过7天饮食记录评估受试者的维生素B摄入情况;② 维生素B6的摄入与老年人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所需时间更短相关;③ 在体育锻炼水平最低的老年人中,维生素B6的摄入与更高的握力相关,而在体育锻炼水平最高的受试者中,维生素B6的摄入反而与更低的握力相关;④ 烟酸、维生素B12及叶酸的摄入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指标无显著关联。

Vitamin B-6 intake is related to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European older adults: results of the New Dietary Strategies Addressing the Specific Need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for Healthy Aging in Europe (NU-AGE) study
01-29, doi: 10.1093/ajcn/nqaa368

【主编评语】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1200多名老年人中发现,维生素B6的摄入与更短的从椅子上站起来的所需时间相关,并与握力相关(受到体育锻炼水平的影响)。而维生素B12、烟酸及叶酸的摄入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无显著关联。(@szx)

绿茶及咖啡摄入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

Stroke[IF:7.19]

① 纳入478名中风幸存者、1214名心梗幸存者,44521名无中风或心梗病史者,研究开始时通过问卷评估受试者的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及病史;② 中位随访18.5年期间,共有9253名受试者死亡;③ 在中风幸存者及心梗幸存者中,绿茶摄入与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无中风或心梗病史的受试者中无类似关联;④ 在无中风或心梗病史的受试者及心梗幸存者中,咖啡摄入与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但在中风幸存者中无类似关联。

Green Tea and Coffee Consump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Persons With and Without Stroke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02-04, doi: 10.1161/STROKEAHA.120.032273

【主编评语】来自Strok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5万名受试者(包括478名中风幸存者及1214名心梗幸存者)进行近20年的随访后发现,绿茶摄入与中风幸存者及心梗幸存者的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而咖啡摄入与无中风或心梗病史的受试者及心梗幸存者的全因死亡率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绿茶对改善中风及心梗的预后有益,而咖啡有益于无中风及心梗病史者。(@szx)

猕猴桃中的化学物质及生物活性(综述)

Food Chemistry[IF:6.306]

① 不同的猕猴桃物种有着不同的产地、颜色、形状、重量、糖分及风味;② 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叶绿素、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挥发物;③ 猕猴桃的潜在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症、抗菌、抗高血压、神经保护、改善肠道健康、抗肥胖、降血脂;④ 另外,猕猴桃中可能含有真菌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也可能产生毒性及诱发过敏反应。

Kiwifruit (Actinidia spp.): A review of chemical divers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2020-10-26, doi: 10.1016/j.foodchem.2020.128469

【主编评语】Food Chemistr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对比了不同物种的猕猴桃在产地、外观、风味上的差异,并介绍了各种猕猴桃含有的各类化学物质,以及猕猴桃在体外及体内表现出的潜在生物活性。(@szx)

多种因素影响机体钙吸收(综述)

Nutrition Reviews[IF:6.5]

① 钙对于机体内骨骼、细胞器和细胞内外液体稳态很重要;② 影响钙生物利用度的内源性因素包括:钙吸收增加的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钙吸收降低的更年期和衰老,机体变化的调节因子(如雌激素、甲状旁腺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维生素D等),以及某些疾病状态(如胃酸过少、1型糖尿病、肥胖等)和肠道菌群等;③ 外源性因素包括饮食改变和药物治疗;④ 改变饮食习惯,刺激肠道菌群改善,有助于增加钙的生物利用度,保护骨骼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Nutritional and health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calcium: a narrative review
01-25, doi: 10.1093/nutrit/nuaa138

【主编评语】文章详细综述了影响机体钙吸收的内源性、外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主要指机体的生理状态,比如生殖过程、衰老期、疾病状态等,以及一些机体调节因子和肠道菌群;这同时也提示,上述状态的人群可能需要额外关注体内钙稳态。外源性因素主要指膳食或药物等的摄入,这提醒公众,平时要注意膳食质量。(@兵兵)

呼吸道菌群与牛呼吸道健康(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IF:13.546]

① 牛呼吸道黏膜微生物稳态可降低与微生物相关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② 16S rRNA测序、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宏转录组、宏蛋白组及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是分析牛呼吸道菌群组成与功能的主要工具;③ 宿主遗传、分娩方式、饮食、母体微生物、断奶、抗菌剂使用和病原菌暴露等因素会影响牛呼吸道菌群组成;④ 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皮细胞、黏膜菌群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互作能提高宿主免疫系统功能;⑤ 呼吸道菌群如何促进黏膜健康还需进一步研究。

Contribution of the Mucosal Microbiota to Bovine Respiratory Health
2019-05-16, doi: 10.1016/j.tim.2019.04.005

【主编评语】呼吸道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生态系统。有证据表明,疾病易感因素常常破坏呼吸道微生物生态系统,引起呼吸道菌群失调。形成呼吸道菌群的生态因素,以及这些复杂群落对牛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发表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的一项综述回顾了对牛呼吸道菌群的现状、影响因素、作用及对健康和疾病的贡献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呼吸道菌群在家畜健康和生产中的作用。(@EADGBE)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lzm,szx,临床营养陈彬林,大月半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209 | 改变教科书:肠道效应T细胞主要由微生物塑造,而非传统范式 

0208 | 6项中国研究:聚焦大肠癌机理/治疗/研究方法 

0207 | 50万中国人10年随访:吃辣或降低胃肠道癌风险 

0206 | 今日Cell:肠道真菌诱导抗体,助全身抵抗真菌感染!

0205 | 今日Science:粪菌移植+抗PD-1,再传临床抗癌好消息

0204 | 一图读懂+重磅综述:2顶刊聚焦"菌群-肠-脑轴" 

0203 | 代谢疾病恶化新冠肺炎?21分综述全面解析

0202 | STM重磅综述:肠道/呼吸道菌群,衡则保肺,乱则促炎!

0201 | 1月,最值得看的30篇肠道健康文献!

0131 | 2文详解:减肥该怎么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